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轻工业服务14亿人,“衣食居用行、文娱旅美尚”相关产业是促消费、惠民生主力,年出口近1万亿美元,占全球超30%,亦是稳外贸关键领域。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下称《工作方案》),明确了未来两年轻工业的发展目标和路线图,为行业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提供了实打实的行动指南。
“《工作方案》旨在发挥轻工业规模体量大、产品种类多、带动作用强的特点,从消费、投资、出口三方面入手,稳住轻工业增长态势,着力破解消费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为工业稳增长和提振消费提供有力支撑。”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
明确发展目标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支持下,我国轻工业运行稳健,生产、营收、市场规模均保持良好态势。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实现营业收入13.2万亿元、利润7601.1亿元。
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数据显示,2024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4万家,实现营业收入23.2万亿元,利润1.5万亿元,带动就业1792万人,分别占规上制造业的27.4%、16.7%、20.2%和24.2%。全行业出口925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5.9%,是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压舱石。
上述负责人表示,当前,轻工业稳出口、稳增长面临较大压力。方案旨在着力破解消费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推动轻工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工业稳增长和提振消费提供有力支撑。
《工作方案》为未来两年轻工业发展描绘了清晰蓝图。到2026年,轻工业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的作用更加凸显。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智能家居、老年和婴童用品、体育休闲时尚产品等新增长点快速发展,引领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接续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为实现上述目标,《工作方案》坚持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战略有机结合,围绕强供给、促消费、稳出口、优生态、增动能部署15项任务。
此外,《工作方案》对优化轻工业供给提出加快产品创新、加强质量保障和加力品牌培育3项措施,为解决供给结构不平衡、低端供给过剩、优质供给不足、质量保障有待增强等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提供了方案。
“《工作方案》释放了国家对轻工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信号,有利于稳定轻工业的发展。同时,这也反映了中国轻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中国轻工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信心和动力。”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保持国际竞争优势
除了激活国内市场,《工作方案》还着眼于稳住国际优势、优化产业生态、推动转型升级,为轻工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国轻工业凭借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在国际市场上保持了强劲的竞争力,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家居用品到消费电子,从纺织服装到食品加工,中国轻工业产品以高品质、高性价比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持续赢得海外客户青睐。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付保宗表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加速调整,呈现区域化、本土化、多元化趋势。这为我国轻工企业优化全球布局、贴近目标市场、分散风险提供了新的契机。例如,东南亚、非洲、中东欧等地区对物美价廉、符合当地需求的轻工消费品需求旺盛,为我国优势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了广阔市场。
我国轻工业年出口额近1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超过30%,长期稳居世界首位。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轻工业出口面临较大压力。坚定开放合作是轻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作方案》对轻工业稳出口提出3项措施。
第一,优化贸易结构。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品牌全球化建设,加强投资合作,开拓海外营销渠道,打造更多国际化品牌。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出口市场秩序,积极应对外贸风险,坚决遏制非理性价格竞争。第二,发展外贸新模式。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优化承保和理赔服务。第三,强化公共服务。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建设海外综合服务站,引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布局。持续开展国际贸易规则和形势研究,加强与相关贸易伙伴对接,做好出口商品原产地证书签证工作,指导企业、行业做好贸易风险应对预案。
一个亮点是,轻工企业在国际市场已构筑起突出竞争优势。在家电、家具、皮革等重点领域,其产品出口额在全球市场占比已超四成;家电、电池、缝制机械等行业更跻身世界强国梯队,正加速向全球引领者转型。
在国际化布局中,一批标杆企业的跨国并购案例极具代表性:海尔收购美国GE家电业务、美的拿下德国库卡工业机器人、伊利并购新西兰威士兰乳业、安踏将加拿大始祖鸟纳入麾下、上工申贝收购德国百年品牌“百福”工业缝纫机。这些成功实践,正推动中国轻工业从单纯的产品“出海”,迈向生产、技术、标准、管理多维度协同“出海”的新阶段。
“建设世界轻工强国,必须立足全球坐标定位,面向国内国际,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优化全球布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认为,轻工企业尤其是百强企业,要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提升规则、标准、管理水平;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加强国际市场开拓,推进国际技术、文化和生态共建,建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引领轻工业国际化新质发展,领航轻工强国建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953知识网 » 轻工业两年路线图出炉!三部门发文稳增长,保持国际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