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核心洞察: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升温,推动风险偏好回升,科技成长主线引领全球市场表现。主要股指普遍上涨,美股三大指数创历史新高,港股科技板块大幅反弹,A股呈现“小盘强、大盘弱”的分化格局,资金持续向成长赛道聚集。
全球市场中,美联储降息预期主导风险资产走势。美股三大指数均创历史新高,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21%,标普500指数涨1.22%,道琼斯工业指数涨1.05%,科技与成长股成为主要推动力。欧洲市场波动有限,STOXX50波动率指数微涨1.76%,英、法、德主要股指涨跌互现。亚太市场方面,港股表现突出,恒生科技指数大幅上涨5.09%,创年内单周最大涨幅,恒生指数涨0.59%,南向资金净流入337.26亿港元,较前一周有所回落。日经225指数和韩国综合指数分别上涨0.62%和1.46%。
A股市场呈现明显的“成长强、周期弱”特征,资金持续流向成长类板块。创业板指上涨2.34%,科创50指数涨1.84%,深证成指涨1.14%;而上证指数下跌1.30%,沪深300跌0.44%,显示大盘股承压。成交方面,深市活跃度高于沪市,深证成指成交7.09万亿元,创业板指成交3.35万亿元,反映资金集中涌入成长赛道。市场情绪回暖,AI、光刻机等主题板块表现活跃,全周共2504只个股上涨,2757只下跌,结构性行情特征显著。
港股市场中科技板块表现强势,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恒生科技指数周涨5.09%,成分股中蔚来、商汤、华虹半导体等涨幅均超18%。
行业与概念方面,高景气赛道与周期板块出现轮动,金融板块整体承压。A股申万一级行业中,煤炭板块领涨,涨幅为3.51%,电力设备、电子、汽车等中游制造行业紧随其后,涨幅均超2.9%,显示市场持续关注政策支持领域。金融板块表现疲软,银行、有色金属、非银金融跌幅均超过3.5%,反映大盘价值股遭资金减持。
概念板块中,光刻机、光模块、半导体设备、汽车配件等指数涨幅均超5%,而有色金属、贵金属类板块受海外需求走弱影响,稀土、黄金珠宝指数分别下跌7.37%和6.05%。
大宗商品市场呈现“能源强、金属弱”格局。能源品方面,铁矿石涨1.13%,INE原油涨1.55%,体现国内基建需求韧性;贵金属承压,SHFE黄金跌0.35%,受美元走强和实际利率回升影响;工业金属普遍走弱,SHFE铜和INE国际铜分别下跌0.93%和1.16%,反映全球制造业景气度回落抑制需求预期。
政策与事件方面,国内外释放宽松信号,产业政策持续发力。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为年内首次降息;中国央行开展6000亿元逆回购操作,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产业政策上,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商务部对美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强化半导体自主可控主线。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核心逻辑仍围绕“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国内产业政策支持”展开。美联储降息提振风险偏好,国内AI、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政策持续落地,吸引资金向成长板块集中。南向资金与两融资金同步加仓,显示杠杆资金与配置资金形成合力。
展望下周,科技成长风格仍为主线,但需警惕利好兑现后的波动。电子、通信、计算机等高景气板块在政策与业绩双支撑下,仍为资金关注重点,光通信、半导体设备等需求旺盛的细分领域表现值得期待。但部分个股涨幅较大,资金获利了结意愿上升,短期可能面临回吐压力。尽管行业基本面向好、营收增长稳健,当前估值已偏高,需警惕业绩不及预期或资金流出带来的波动加剧。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方向,密切跟踪资金流向与换手率变化,灵活应对短期调整风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953知识网 » 下周,科技成长风格仍为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