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誉商家。在线操作

首席权益投资官“清仓式卸任”,贝莱德基金人事变动仍在继续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孙凯杰】9月20日,贝莱德基金发布了一则公告,首席权益投资官、基金经理神玉飞同时卸任在管的两只基金。Wind数据显示,神玉飞在贝莱德基金近三年的任职总回报为-3.39%,大幅低于沪深300指数的12.20%。

如今,贝莱德基金正式入华已有4年,但他们所展现出的业绩,显然没有达到市场的期待。作为中国首个外资独资的公募基金,如今却面临着高管频繁变动、基金经理轮番卸任、产品业绩乏力的多重困局。在竞争愈发激烈的中国公募基金市场,贝莱德基金任重道远。

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高管持续换血

公告显示,作为贝莱德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的神玉飞,仅在公司供职了不足3年,就因个人原因卸任,同时公告也未说明他将转任本公司其他工作岗位,引发市场热议。

资料显示,神玉飞于2023年加入贝莱德基金,近三年任职总回报为-3.39%,与他此前在银河基金任职时的业绩大相径庭。

2012年,神玉飞在银河基金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在10年间管理的5只基金中,有4只年化回报大于10%,尤其是在2019年—2021年期间表现亮眼。

首席人力官是做什么的__首席人力官和首席人才官区别

神玉飞在银河基金时期的业绩曲线(来源:Wind)

除了神玉飞外,2025年,贝莱德基金还有李倩、杨栋两位基金经理卸任,在基金经理合计不到10位的情况下,如此规模的人员变动实属不小。

目前,贝莱德基金现任的7位基金经理,有4位都有在贝莱德系的工作经历。

基金经理供职不稳定的同时,近年来,贝莱德基金的高管更换也较为频繁。

2023年8月,董事长汤晓东卸任;2024年7月,副总经理、投资总监陆文杰卸任;2025年2月,副总经理洪霞卸任;2025年3月,总经理陈剑卸任。5年时间里,贝莱德基金的原始高管换了近一半。

背靠母公司的强劲实力,管理层大幅换血,或许意味着贝莱德基金仍在寻求破局之道。

王牌产品连续3年跑输基准,规模缩水近七成

业绩不佳,是贝莱德基金当下的最大痛点。

令投资者不满的是,贝莱德基金旗下产品,不仅在市场震荡时跌幅较大,在市场回暖时也未能跑赢大盘指数。

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公司全部产品的收益为9.84%,在164家被统计的公募基金中位列第63位;而近三年全部产品的收益为-18.28%,在149家被统计的公募基金中位列倒数第三。

其中,贝莱德基金成立后的首只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在刚刚发行时认购金额高达66.80亿元,但该基金业绩持续表现不佳,连续3年跑输业绩基准,至今回报仍为-32.35%,在同类型的2162只基金中,业绩排在1891位。

贝莱德中国新视野近年业绩(来源:Wind)

在基金资料页中,贝莱德基金表示,该基金在股票投资层面,采用主动投资管理策略,精选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和长期持续稳定增长模式的上市公司。

但是,定期报告显示,贝莱德中国新视野几乎每个季度都有不止一只新晋重仓股,基金经理的操作频率明显较高,这不仅与宣称的“长期持续稳定”相悖,或许也是拖累基金业绩的重要原因。

从2022年第一季度至今的14个季度,该基金规模只有3个季度出现上涨,而份额则是连续14个季度下滑。截至2025年6月末,基金规模已锐减至22.53亿元,相比最初已下降66.27%,足以看出投资者的心灰意冷。

目前,贝莱德基金总计管理规模为68.60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7.13亿元,混合型基金30.31亿元,债券型基金31.17亿元。除了贝莱德中国新视野外,其余基金规模均在10亿元以下。

众多权益产品中,只有贝莱德先进制造一年持有表现较为亮眼,年初至今回报达到66.17%,近三年回报为47.94%。

外资公募抢滩市场难度大

目前,市场上共有9家外资公募基金,分别是摩根基金、宏利基金、摩根士丹利基金、路博迈基金、贝莱德基金、施罗德基金、富达基金、联博基金和安联基金。如果看它们的母公司,大多是在全球赫赫有名的资管巨头。

根据贝莱德公司官网信息,截至2025年6月30日,贝莱德公司管理规模为12.5万亿美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

首席人力官是做什么的__首席人力官和首席人才官区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953知识网 » 首席权益投资官“清仓式卸任”,贝莱德基金人事变动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