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誉商家。在线操作

春秋航空回应赴港上市传闻,谁在催促春秋“二次起飞”?

据彭博社当地时间10月3日援引匿名知情人士消息称,中国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601021.SH)正考虑在香港上市,最早或于明年进行。该知情人士透露,春秋航空已聘请摩根大通与瑞银集团负责承销工作,预计融资规模可达数亿美元。目前相关讨论仍在推进中,具体发行规模与时间等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彭博社的报道称,由于中国国庆假期A股休市,春秋航空未能在非工作时间就相关询问作出回应。摩根大通和瑞银方面亦不予置评。

10月5日,春秋航空相关人士在回应观察者网问询时表示,公司目前暂无相关计划,如有重大事项将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一切以公司公告为准。

春秋航空于2015年在A股上市,是中国首家民营上市航空公司。截至2025年9月30日收盘,其股价报53.48元人民币,总市值为523.21亿元。

春秋航空官网信息显示,目前该公司拥有134架飞机,运营190多条国内航线和50多条亚洲国际及地区航线,网络覆盖日本、韩国、泰国等旅游热门目的地。随着中国出境游复苏,春秋航空正积极加大国际市场布局,以抓住境外旅游需求反弹的机遇。

根据春秋航空2025年上半年财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净利润为1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报告指出,净利润下滑主要因2024年同期公司使用前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亏损,该事项使得上年同期所得税费用大幅降低。使用前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亏损由2024年上半年的2.26亿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223万元。

招商证券分析指出,参考2024年下半年税盾影响为0.21亿元,预计2025年下半年税盾对利润的影响将基本消退。另有媒体报道称,若剔除油价与航材成本的波动,春秋航空今年7至8月的单位成本已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

另据新加坡《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报道,近年来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兴趣回升,推动更多企业考虑赴港交所发行股票,以筹集资金支持业务扩展。

此外,2025年以来,在相关政策机制持续完善、企业国际化需求增强以及港股二级市场流动性提升等多重因素推动下,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度不减。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2025年已有宁德时代、恒瑞医药、三花智控、海天味业等11家A股公司成功登陆港股,合计募资额超过900亿港元。这些企业多为行业龙头,具备较强的市场影响力与资本实力。目前,还有30余家A股公司正在筹备赴港上市。截至9月25日收盘,港股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年内分别上涨32.03%、42.77%和29.55%,在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现亮眼。

港交所数据进一步显示,2025年1月至8月,港股IPO募资总额超过1300亿港元,位居全球榜首;同期再融资规模约2300亿港元,远高于IPO金额。这一趋势也反映出内地企业国际化步伐正在加快。

目前,已在A股与港股同时上市的中国航空公司包括中国国航(00753.HK)、中国南方航空股份(01055.HK)和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HK)。有分析认为,若春秋航空成功在港上市,不仅将成为又一家实现“A+H”双地上市的航企,也可能为民营航空公司的融资路径提供新的范例。

不过,一位不便具名的航空业人士对观察者网表示,春秋航空现阶段是否具备赴港上市的充分动机,仍需进一步观察。此外,就当前港股的市值水平、流动性及融资能力来看,春秋航空此时赴港上市或许并非最佳选择。

展望未来,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华北区上市业务合伙人陈文龙指出,当前正值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阶段,香港作为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枢纽,具备法治成熟、资本流动自由、货币体系稳定等优势。A股公司选择在此二次上市,不仅有助于拓宽美元与港元融资渠道、提升国际品牌认知,还可为未来海外并购、技术合作与供应链拓展提供资本支持,是政策引导与市场选择共同推动的必然结果。

春秋航空引进飞机_春秋航空起飞的视频_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953知识网 » 春秋航空回应赴港上市传闻,谁在催促春秋“二次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