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誉商家。在线操作

全球涨涨涨,中国回来了

珍·古道尔博士走了,享年91岁。

我们永远记得她在非洲丛林中和黑猩猩头碰着头的照片,她在笑,黑猩猩也在笑。我们印象中的她,年轻,可爱,热爱动物,知道黑猩猩也会心碎。她让人类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我们并非这个蓝色星球上,唯一会使用工具的物种。

在非洲冈比,在和黑猩猩漫长相处后,古道尔博士发现,黑猩猩和人类一样,会制造并使用工具,会接吻和拥抱彼此,会爆发暴力与冲突……

有人感叹,我们要么重新定义人类,要么重新定义工具,否则就得接受黑猩猩也属于人类。

作为自然主义者,古道尔做到了用科学的态度悲悯世界,用理性的视角看待众生。

众生皆平等,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地球运行的基本原则,无论人类接受与否。

古道尔走了,思想财富和对众生的爱永远的留给了我们。在《希望之书:珍·古道尔谈人类的生存、未来与行动》中,她说:

希望是一个常常被误解的概念。人们往往以为它只是一种消极被动的一厢情愿,我“希望”什么事发生,但我什么都不用“做”。

全球迎来涨价潮__全球大涨

恰恰相反,真正的希望需要行动和承诺。它是一个能让我们在逆境中前行的东西,代表我们的愿望——想要什么事情发生的愿望,但也要求我们做好为之努力的准备。

希望不是一种情感,也不是生存技巧,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更深层的东西,它是“能力”和“工具”集合体。

引用《圣经》里的话,希望,是即使被黑暗包围也能看到光明的能力。它不否认任何存在的困难和危险,但也不会为其所困。即便周遭充满黑暗,依旧相信行动可以创造光明。

相比于马斯克等科技至上的信仰崇拜,古道尔认为人类应该对自然有基本的敬畏。

她说,如果人类最终失去了所有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左侧大脑完全主宰了右侧,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完全取代直觉,人类或许将彻底与我们内心最深层次,灵魂最深处的东西隔绝开来。那将是非常可悲的事情。

古道尔进一步说,人类要爱的“自己”,并不是我们的“自我”,而是每个人内心那纯洁精神的火焰。那是造物主的一部分,是被佛家称为慈悲的东西。

古道尔认为,得到爱的东西就能生长。人类要学会理解并且去爱我们内心的精神,以便找到内心的平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超越自身生命的狭窄禁锢,寻求与被我们称为上帝、真主、道、婆罗贺……的信仰融合。一旦达成了这个目标,人类就能造就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被问及想要成为什么动物时,古道尔俏皮地说,希望自己能变成一只狗,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在那里,既有自由,也有主人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你想成为什么动物呢?

闭上眼睛,想想看。

言归正传,下面进入节后的重要财经消息。

_全球大涨_全球迎来涨价潮

科技股继续猛涨,节后A股稳了?

在A股长假休息的时候,美港股等全球市场交易火爆交易。

先来看和A股关系密切的港股。

双节期间,港股走势稳健。截至10月8日,四个交易日恒生科技从6483上涨到6514。

中芯国际和华虹科技等龙头科技公司表现亮眼,中芯国际三天上涨接近15%、华虹科技更是小步快走,45度上涨,7月至今累计上涨接近3倍。

为何科技股持续上涨?

此前我们分析过,科技股的亢奋,需要不断的科技突破来引爆。

近期,科技突破如井喷。9月29日,观察者网消息,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一个采访中特别提到,中国在芯片制造方面只落后美国“几纳秒”。

黄教主充满焦虑的表态,成为对中国芯片能力的最强背书。

几乎同时,菊花公司的9040芯片最新参数曝光,采用SMICS N+1多重曝光技术实现,虽然不是最先进制程,但借助Chiplet封装技术,性能有大幅提升。

除了应用科技,基础研究层面也传来好消息。

据中制智库10月4日的消息,斯坦福大学公布的全球科技家榜单显示,清华大学以746名学者的数量超过斯坦福,晋升全球第四。

另据经济日报10月5日的消息,英国品牌金融公司发布的《2025年全球软实力指数》中,中国在全球国家软实力排行榜中的地位从2021年的第八位跃升至2025年的第二位。

_全球迎来涨价潮_全球大涨

眼看中国科技突破不断,外资机构持续上调对中国股市的预期。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表示,在近期的一次出差中,美国投资者中有超过九成表示计划增加对中国股票的敞口。

汇丰环球投资最新的研报也显示,在新兴市场中,中国股市成为全球机构投资者的首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看好A股前景,远高于6月30%的比例。

高盛继续强推中国市场,认为后市仍有10%的上涨空间。

美银的报告则显示,巴黎投资者有70%认为中国股市将反弹到年底,伦敦投资者更为夸张,接近100%的人认为年底前A股都将有机会。

本次外资看好中国伴随真金白银。摩根士丹利的数据显示,2025年9月份,外资净流入中国股市46亿美元,创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新高。

但我们也要正视现实。首先多重曝光技术可能存在上限,另外,据非凡产研公众号消息,当前AI创造的价值仍然不高。

全球AI公司收入Top100里,中国公司拿下了约46.0%的全球月活,但只收获了3.5%的收入。OpenAI一家的收入,是百度、字节等收入之和的10倍不止。

全球大涨__全球迎来涨价潮

只是提高效率,却无法创造更多产出和价值,恐怕无法支持AI长期高举高打的天量投入。如果居民储蓄下降,公司就拿不到那么多低息贷款。

对港股来说,让人担忧的另一个问题是,融资过“盛”,市场承压。据Wind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港交所完成68宗IPO,相较于去年同期大涨超过50%。

从IPO金额来看,截至三季度港股总募资额已达1823.96亿港元,同比2024年暴涨超过2倍。

刚刚过去的9月,港交所10只新股上市,单月募资总额达478.38亿港元,募资额仅次于5月的572.85亿港元。

宁德时代、紫金黄金国际、恒瑞医药、三花智控和海天味业等巨型IPO频繁在港股上演。

作为A股上市公司的蓄水池,港股的融资意义非同小可,甚至可以说,是A股上涨的重要基石。融资能力强,显示香港市场的重要性,不过,一旦市场流动性下降,压力极大。

历史上,每次港股IPO出现天量,都是阶段性见顶信号,这次会不同么?

说回A股,节前流动性旺盛。

央行为了呵护市场,加码投放流动性。据证券日报10月5日消息,9月下旬以来,央行动作不断。

9月22日,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当日投放3000亿元。

9月26日,再次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规模扩大至6000亿元。

算上7天期逆回购等操作,从9月22日至9月29日,央行通过逆回购累计投放29377亿元,净投放8704亿元。

除了逆回购,央行还通过MLF净投放3000亿元。截至9月份,央行连续7个月加量续做MLF。

在市场情绪和流动性配合下,A股行情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ETF水涨船高。据第一财经10月5日的消息,最新数据显示,境内ETF总规模已达5.5万亿元,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

5.5万亿中,沪市ETF规模占比超七成。

全球迎来涨价潮_全球大涨_

险资、社保等国家队资金是ETF主要的增量来源,贡献度超过20%,投向主要是宽基ETF及科创板ETF。

惨淡几年的金融机构出现复苏势头。据财联社10月5日的消息,截至2025年三季度,券商分析师总人数重回增长,突破6000人大关。

头部券商多数在加码投研人员。国泰海通增员数量最多,达到了127人,中信证券、东方财富、国金证券的增员则在40人、35人和34人。

人员净流出的只有德邦、国投、浙商、东方、华安、华宝等少数证券公司。

相比于中国市场的阶段性热络,印度显得有点冷清。

据华尔街见闻9月30日的报道,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海外投资者年内累计净卖出168亿美元的印度股票,创2022年以来新高。

外资抛压导致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Nifty 50指数连续七个交易日下跌,为今年三月以来最长的连跌周期。

如果在中国市场,外资撤出,内资很可能跟风,但印度不存在这种情况。2025年,印度本土机构大举买入印度股票,截至9月份,累计买入超过660亿美元,比2024年全年高出30亿。

印度人的乐观在股市里反映得淋漓尽致。

为了平衡美国利空,印度近期和中国的关系不断升温。据第一财经的报道,5年来印度首次恢复了和中国的直航航班。

印度驻华大使馆发布的消息显示,中印双方已达成共识,印中两国间直飞航线将于2025年10月底前恢复,具体实施需以两国指定航空公司的商业决策为准。

政府关门危机竟是利好?美股、黄金双双走强

政府关门停摆,放在一般国家,肯定是大事,股市将遭遇重创,但在美国,这是政治上的大事,经济上的小事。

据央视新闻的消息,当地时间10月1日0时1分,美国联邦政府近7年以来再次关门。数十万联邦雇员不得不面临强制休假或裁员,众多联邦部门服务“停摆”。

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发布备忘录,指示各政府机构执行“有序停摆”预案。目前,美国军方、联邦调查局和国土安全部等部门,暂时不受影响。

政府停摆不是新鲜事,老川第一任期就出现过。2018年底到2019年初,美国政府就曾停摆5周。

美国政府停摆不会影响股市。道琼斯数据显示,1976年以来,美国政府经历过20次停摆,停摆期间市场的平均回报率为0.05%。

从统计学角度来看,没啥实质意义。

_全球迎来涨价潮_全球大涨

相比于政府关门,美国就业数据的影响更大。

据澎湃新闻消息,10月3日,受政府关门影响,美国没有如期公布9月份非农数据,是2013年以来的第一次。

但市场并未恐慌,因为ADP数据提供了指引。10月1日,ADP就业数据显示,9月份美国私营部门减少3.2万个就业岗位,为2023年3月以来最大降幅,这远远低于此前市场预计的5万个就业岗位的增幅。

美国大企业在扩招,但小企业在快速削减岗位。ADP数据显示,超过500人的美国大企业,新增了3.3万个就业岗位,而人数少于50人的企业,则削减了超过4万个岗位。

就业市场的恶化,和此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表态基本一致,市场进一步增强了联储降息预期。

芝商所CME Group数据显示,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已经提高到97.8%。2025年再降息50个基点也提高到85.6%,此前一周为65%。

降息预期升温,让黄金等贵金属走出超强行情。截至10月8日,伦敦金和纽约金价格纷纷突破 4000元大关。

老川政府认清了就业疲软的事实,并开始改变口风。据华尔街见闻10月5日的报道,老川的经济顾问建议老川,告诉选民”等到明年”。

顾问们向老川保证经济指标将在2025年底前改善,2026年一季度开始好转。老川也改口称”big year( 经济真正爆发、政策效果显现)是后年而非明年”。

全球迎来涨价潮_全球大涨_

尽管政府关门了,老川的内政外交并没停下来。

10月3日,据环球网等媒体消息,老川向哈马斯发布最后通牒,必须在10月5日之前同意结束加沙冲突和重建加沙的“20点计划”,否则将遭遇灭顶之灾。

“20点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哈马斯须要72小时内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人质全部获释后以方允许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加沙启动非军事化进程,哈马斯缴械且不得参与加沙治理;以色列在加沙设缓冲区、分阶段撤军等。

对于20点计划,不少机构表示,哈马斯可能不会同意,因为涉及自我解散,不参与加沙治理等根本性问题。

不过,哈马斯表示,有条件的同意。同意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交出遇难者遗体,同意将加沙地带的管理权移交给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机构。但在以色列结束占领之前,哈马斯不会解除武装。

后续哈马斯会通过代理人继续谈判。

以色列的态度如何?据央视新闻10月5日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在所有被扣押人员获释之前,以色列不会推进特朗普提出的结束加沙冲突‘20点计划’的任何条款”。

以巴冲突缓和,会进一步刺激全球权益市场。

对美股来说,真正的危机是企业危机。在历史性的高估值面前,任何企业问题都会被放大。

全球迎来涨价潮__全球大涨

10月4日券商中国消息,AI应用第一股Palantir爆出安全隐患。

路透社援引一份美国陆军内部的备忘录称,Palantir等公司主导的战场通信网络现代化改造项目,存在根本性安全缺陷,系统风险等级被评估为极高。

备忘录警告称,项目存在“基础安全控制、流程和治理方面的严重缺陷”,易受“内部威胁、外部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影响。“我们无法控制谁能看到什么,我们无法看到用户在做什么,我们也无法验证软件本身是否安全。”

Palantir股价大跌。随后,Palantir发表声明,备忘录提到的问题早已得到解决,且“未发现Palantir平台存在漏洞”。

在美国科技股需要新刺激的时候,刺激适时来了。

10月6日,据券商中国消息,另一家GPU巨头AMD也与OpenAI达成超大规模协议。协议为期4年,期间AMD将向OpenAI提供数十万块人工智能芯片,并给予OpenAI持股多达10%的选择权。

市场预计这笔交易将为AMD带来数百亿美元的收入,英伟达也将迎来严峻挑战。

合作宣布后,AMD股价一度暴涨38%,创下近十年来的最大涨幅。截至10月6日(周一)收盘,AMD股价飙升24%。

不过,此合作协议备受质疑。

协议中规定,OpenAI将有权以每股1美分的价格购买多达1.6亿股AMD股票,这相当于AMD已发行股份的约10%。

历史上,很少有半导体采购协议,是通过股权方式绑定的,这种行为超出正常的商业逻辑,而是相互投资、相互绑定、相互采购。

从OpenAI、甲骨文、英伟达,到OpenAI、AMD,我们不断见证商业史上的打擦边球的“奇迹”。

这样的奇迹,能够化为持续高股价?我不信突破经济规律的事.

_全球迎来涨价潮_全球大涨

企业利润回暖,中国经济继续修复?

中国经济传来好消息。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前8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929.7亿元,同比增长0.9%。时隔3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再度回正。

单看8月,增速惊人,和7月份同比下降1.5%的情况形成鲜明反差,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单月同比大涨20.4%。

_全球迎来涨价潮_全球大涨

统计局表示,不同规模企业利润均有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中型、小型企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7%、1.5%,较1—7月份加快1.1个、0.4个百分点。

大型企业表现稍逊,降幅较1—7月份收窄4.6个百分点。

分企业类型看,私营企业表现最好,利润增长3.3%,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较1—7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表现相对落后,不过也有改善,利润降幅较1—7月份收窄5.8个百分点。

财政部数据显示,国有企业仍需努力。2025年前8个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539620.1亿元,同比增长0.2%,利润总额27937.2亿元,同比下降2.7%,还在增收不增利的路上挣扎。

据统计局解释,企业利润回转,和成本下降关系密切。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20元,为2024年7月份以来首次减少。

这导致利润率修复。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为5.83%,同比提高0.90个百分点。

但,真实情况有这么简单吗?

据民生证券统计,剔除低基数效应,单看8月企业利润增速反而呈现出边际放缓。相比于7月份(单月对比),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从正1.3%回落到负0.5%。

全球大涨_全球迎来涨价潮_

2024年8月份,也就是万众期待的924行情前一个月,各项经济数据都是阶段性低估,其中,利润表现尤其低迷,当时的单月利润为负17.8%,处于极低值。

尽管基数效应导致2025年8月份的企业利润产生了异常,但利润率的修复是相对坚实的,也体现了反激烈竞争的政策价值。

据广发证券的统计,8月份工业部门有明显的量缩价升趋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此前的5.7%放缓至5.2%,但PPI代表的价格却从-3.6%提高到-2.9%。

价格回升使得前8个月的营收利润率相较于前6个月、前7个月同比显著放缓。

全球迎来涨价潮_全球大涨_

PMI数据显示,9月份经济继续好转。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9月份PMI为49.8%,相比8月份提高了0.4个百分点。

统计局解释,PMI好转是供需两方面的结果:

需求侧,新订单指数相较于8月份提高了0.2个百分点,最新数字为49.7%;

供给侧,生产指数在荣枯水平上,最新的数字51.9%,比8月份提高了1.1个百分点,为半年来高点。

具体到行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表现最为抢眼,三者PMI分别为51.9%、51.6%和50.6%,用统计局的说法,“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

令人意外的是消费品行业。9月份,消费品行业的PMI不仅回到了荣枯线之上,而且触达2025年年内最高水平。

标普数据也显示,9月份中国制造业PMI的表现超出预期,9月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1.2%,高于8月的50.5%,也高于市场预期的50.3%。其中,产出增速为三个月来最快,新出口订单为六个月来首次回升。

所谓金九银十,9月不少科技企业都有产品发布会,新品发布叠加企业促销,导致新业务指数创2月份以来最高,企业为了备货,也加快了采购活动。标普的数据显示,企业采购活动增速创去年11月以来最快。

新业务量增加,还导致 9 月份业务积压进一步加剧,积压率创下2024年5月后最高纪录。

尽管业务有起色,但用工情况并没有同步改善。标普的调查显示,制造业整体用工量仍然继续下降,许多企业表示需要顾及成本。

企业信心明显改善,9月份的信心指数创2025年3月以来最高。

全球迎来涨价潮_全球大涨_

日本政坛大变天,日本股市暴涨

日本政坛让外界震撼,非典型首相石破茂辞职之后,日本再度迎来史无前例。

10月4日,日本前经济安保大臣高市早苗击败主要对手小泉进次郎,成为新任自民党总裁,预计将在10月15日接替石破茂成为日本首相。

届时,高市早苗将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高市早苗的当选颇具戏剧性。开票前,投资者预计小泉进次郎将最终胜出。

_全球大涨_全球迎来涨价潮

据凤凰网、正观东瀛公众号等媒体的消息,在第一轮投票中,尽管高市以119票党员票64票议员票合计183票位列第一,但随着林芳正等人的选票流向小泉进次郎,日本媒体预计很可能复制石破茂的情节,在第二轮逆转高市早苗。

剧本一度也是这么演绎的,10月4日下午,小泉进次郎一度遥遥领先,其本人也满面笑容,似乎胜券在握。

但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此前被认为会落后小泉进次郎的议员票实现逆袭,最终让高市早苗以185对156总票数击败小泉。

全球迎来涨价潮_全球大涨_

在第二轮投票中,不少议员倒戈。

原因何在?据日本媒体分析,这可能和高市早苗此前拜会自民党大佬麻生太郎有关系,也和高市早苗改变竞选策略,不再走极端路线,而是适度妥协,吸引了更多中间派支持有关。

_全球大涨_全球迎来涨价潮

高市早苗时代,日本会有何改变?

作为安倍女孩,撒切尔的崇拜者,高市早苗的经济政策预计和两位前辈高度雷同。实际上,高市早苗一直主张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认为日本央行不应加息。

有鉴于高市早苗的态度,机构预计日元可能会重回贬值区间。10月6日、10月7日,日元连续大幅贬值,兑美元汇率两天便重回150以上。

全球大涨__全球迎来涨价潮

消除了政治不稳定性,以及预计货币宽松,日本股市大幅上涨,三个交易日上涨接近8%。日经指数即将挑战50000万点!

全球大涨__全球迎来涨价潮

不过,高市早苗面临各方挑战。

首先是如何应对老川。

截至目前,高市早苗释放出温和态度,承诺履行已与美国达成的双边协议,且不打算推翻与美国在投资计划方面达成的共识。接下来,老川可能会访问日本,高市早苗能否达成双边谅解,值得追踪。

在日本国内,高市早苗面对很多沉疴旧疾。比如,日本实际工资长期缩水。

据日经中文网的报道,2022年以来,日本实际工资的累计下降幅度已经和雷曼危机时相近。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显示,以2021年度为基准线,追溯实际工资的推移,截至2024年度,日本实际工资竟然下降了4.4%。2025年,截止到7月,日本实际工资又下降了0.4%左右。

购买力不断缩水,导致日本国民的实际生活受极大冲击。

从过去30年的维度看,当前的情况,堪比雷曼危机和2014年消费税改革。

另一件让高市早苗闹心的事情是,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全球最大的微型马达制造商之一尼得科财务丑闻。

尼得科又称日本电产,曾是日本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工业的骄傲,不过近期陷入退市危机。

据彭博社的报道,尼得科被发现诸多会计问题处理不当。最新的问题包括,其汽车逆变器业务出口中国时,可能存在瞒报应缴关税的情况。

普华永道日本已对尼得科的年报,出具“拒接”审计意见,尼得科将面对的不只是被交易所“监视”,还有可能在一年内退市。

尼得科的困境,是新能源车时代日本供应商集体要面对的处境。据自动化信息网消息,2025年4月,尼得科社长岸田光哉表示:“2026年财年,可能是我们首次对外公开宣布销售额不会增长。”

为了应对变化,尼得科态度坚决地表示公司正全力推进向高盈利结构转变。大规模整合生产线。

根据规划,尼得科将在2028年3月前将旗下约250个生产基地削减一半,同时向数据中心等热门产业转型,聚焦机床、发电和储能等更高利润率的领域。

对中国而言,对右翼人士高市早苗的当选还需观察,毕竟,美日关系不是铁板一块,日本有再平衡的必要。

全球大涨_全球迎来涨价潮_

2025年双节,人山人海却减少消费

双节期间,见了一个朋友,她做了高端民宿,收入却日见稀薄,今年比去年收入更低。

2025年双节,有哪些经济特征值得关注呢?

人员流动延续了2022年以来的趋势,不断创出新高。据新华社数据,截至10月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值超过3.1亿人次,国庆中秋假期前半程交通出行人数约12.43亿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尽管人次创新高,但和五一相比,增速有所回落。

据国金证券的整理,2025年十一假期第1~5日,全社会跨区域日均人流量同比4.9%,较五一假期回落3.1个百分点。

据新浪财经报道,自驾占比达八成左右,是主流出行方式。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新能源车日均流量占比达20%,较去年同期增长30%。

网上各种排队充电的新闻屡见不鲜,排队几小时十分常见。尽管中国充电桩总数量已达357.9万台,覆盖97%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但高峰期间依然捉襟见肘。

充电尴尬,仍然是新能源车节假日出行的主要烦恼。

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10月1日零时至10月3日18时,全国高速公路充电量达到4380.9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1.33%,日均充电量是平日的2.54倍。

从消费角度看,商务部数据显示,前4天,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和社零大盘增速基本一致。

消费结构方面,今年双节出现一些新特征。

比如,二三四线美食增速很快。10月4日,大众点评发布的报告显示,假期前三天,“品质外卖”异地用户流量环比上月增幅超120%,其中二三四线美食小城流量增幅远超大盘,达到164%。

博物馆热是这两年旅游的一大特征。据澎湃新闻的报道,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博物院等热门博物馆等可预约时段内的门票,早早约满或售罄。

据网易数读的统计,2023年以来,博物馆游览热度就一直居高不下,2024年参观人次创出历史新高。

全球迎来涨价潮__全球大涨

2025年,博物馆参访有望再创纪录。新华社9月17日报道,2025年暑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3.04亿人次,较2024年暑期增加了796万人次,同比增长2.6%,再创历史新高。

情绪经济时代,国潮风已经成为热点,无论影视剧还是旅游,不断有现象级爆款,不知不觉,中国文化复兴潮慢慢步入佳境。

受免签政策推动,外国游客越来越多。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官网数据,预计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将突破200万人次。2024年这一数据为每天175万人次。

再往前回溯,2025年上半年,国家移民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有1364万人次外国人通过免签入境,占比达到71.2%。

半年外国人来华总人次达1916万人次,这一数字已经接近日本。

日本提出旅游立国的口号,中国没有提出口号,但政策力度非常之大,全球竞争暗流涌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953知识网 » 全球涨涨涨,中国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