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河南经济“三季报”,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一组数据勾勒出市场大海的壮阔与深邃: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高于全国5.0个百分点;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9.93亿元,同比增长6.2%,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全省进出口6431.8亿元,同比增长18.7%,高于全国14.7个百分点。
数据的背后,是河南立足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聚焦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的持续努力与显著成效。
强预期 撬动增长新动能
投资是发展的基石,更是信心的风向标。今年前三季度,外资企业在河南持续加码、加速布局,有力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撬动更多发展新增量。
上周,跨国公司巨头太古可口可乐在郑州的新工厂正式投产。这个总投资超过9亿元的新工厂年产量预计突破100万吨,成为中原地区饮料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新标杆。
周口西华也传来好消息,BRF全资子公司产能持续提升,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向高端化延伸。
而在上月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新能源、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多个前沿领域。
一个个大项目、新项目为发展带来强劲动能。前三季度,全省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8.4%,拉动全省投资增长5.4个百分点。
将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抓手,河南在稳住外资存量、紧盯重点项目、办好促进活动、拓展引资渠道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无论是年初的豫港春茗活动,还是专场外资企业圆桌会,抑或是全球豫商大会、河南投洽会等招商引资重要平台,河南通过高频次的“引进来”与“走出去”,不断拉近与外资企业的距离,稳住了经营主体对未来的预期。
当企业用行动为河南投下“信任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便愈加澎湃。
促消费 激发内需新活力
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主引擎。前三季度,全省消费市场活力十足,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消费新场景层出不穷,夜间经济、假日经济、商文旅融合消费等新业态亮点纷呈。
补贴加码,提振消费市场。今年以来,河南抢抓节假日消费黄金窗口期,先后发放零售、餐饮、住宿等消费券合计超40亿元,让群众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带动消费超500亿元。前三季度,在全省限额以上单位的23类商品中,有21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91.3%。
政策加力,激发焕新需求。在国补政策和商家促销的双重刺激下,河南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绿色家电消费大幅上涨。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8.2%,其中,照相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05.4%。通信器材类中的智能手机零售额同比增长73.2%。
品质升级,培育消费新热点。以胖东来、鲜风超市为代表的零售企业“火出圈”,通过极致的服务体验和严控商品品质,不仅成为现象级的商业案例,更带动了一批河南本土品牌崛起。这些企业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正在重塑河南消费市场格局,推动消费从“买得到”向“买得好”升级转型。
扩开放 打造发展新高地
今年以来,河南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
看开放平台,今年前7个月,河南自贸试验区进出口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区内企业累计突破15万家,“桥头堡”作用持续显现;郑州航空港区今年新项目不断,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看通道建设,“空陆数海”丝绸之路协同推进。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成为响亮名片;中欧班列(郑州)线路不断“上新”;跨境电商包机排队起飞;铁海联运班列集装箱标箱量增幅达到70%,“买全球、卖全球”更顺畅。
看政策支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河南出台27条促进外贸稳量提质措施,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帮助外贸企业“组团出海”,深度开拓东盟等国际市场。前三季度,东盟为我省最大的贸易伙伴,我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5.7%。
随着开放能级的不断提升,河南对外经贸越发顺畅、人文交往更加密切。前三季度,全省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不断“圈粉”海外客户。过境免签政策下,越来越多外国人爱上“河南游”。
前三季度河南经济展现出的市场规模与潜力,既是当前穿越风雨的底气,更是未来行稳致远的依托。冲刺的号角已经吹响,一个更加开放、更具韧性、更富活力的河南大市场,必将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蓄积更深厚的潜能,释放更强劲的动力。

1953知识网
信誉商家。在线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