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间,以岭药业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三季报答卷。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暴增1264.61%,创下单季度盈利新高。这个十二倍的增长背后,是企业经营质量的系统性跃升。
拉长时间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80.33%;扣非净利润9.66亿元,同比增长90.53%。扣非增速跑赢归母增速,说明这是一份靠主业撑起来的高质量业绩。更关键的是经营现金流的表现——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12.78亿元,同比暴涨296.19%,超过同期净利润规模。这意味着公司不仅账面赚钱,更是用真金白银为后续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在现金流充裕、业绩高增的同时,以岭药业没有放松对未来的布局。前三季度研发费用5.44亿元,研发强度提升至9.27%。在行业深度调整期,能够保持这个水平的研发投入强度,需要相当的战略定力。这些投向循证医学研究、新药管线推进等方面的资金,正在为企业构筑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利润高增、现金流充沛、研发加码——三个维度共同勾勒出一家优质医药企业的成长轨迹。以岭药业用这份成绩单证明,真正的好企业不是靠押注风口,而是靠扎实的产品力、高效的运营管理和持续的创新投入。在中药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当下,这样的企业正在显现出穿越周期的能力。
单季净利创新高,盈利能力跨越式提升
翻阅以岭药业2025年三季报,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公司盈利水平的大幅提升。
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7亿元,同比增长3.78%;而归母净利润达到3.3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264.61%,创下单季度历史最佳表现。公司在营收稳步增长的同时,实现了利润的跨越式增长。

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长,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的实质性提升。从净利率指标看,三季度公司净利率达到18.2%,较往年同期明显改善。
从前三季度整体表现来看,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8.68亿元,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80.33%;扣非净利润9.66亿元,同比增长90.53%。扣非净利润增速高于归母净利润,说明公司利润增长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的内生动力。
其他衡量盈利质量的指标也呈现向好态势。前三季度,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5988元,同比增长80.3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9.34%,较上年同期提升4.54个百分点。
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意味着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在提高。在医药行业发展的当前阶段,能够实现净资产收益率的显著增长,体现了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进步。
从产品构成来看,公司业绩增长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心脑血管类产品延续稳健增长趋势,通心络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核心产品依托扎实的临床数据和市场口碑,在慢病防治领域持续巩固市场地位。这些产品多次获得权威诊疗指南推荐,研究论文纷纷登上世界顶级医学期刊,临床接受度高,展现出持续发展的韧性。
呼吸系统类产品需求趋于平稳,公司积极优化产销协调。与此同时,公司在糖尿病并发症、慢性肾病等慢病领域的产品也开始贡献增量,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力。
多产品线协同发展的格局,使公司降低了对单一产品的依赖,增强了业绩的稳定性。在医药行业持续演进的环境中,拥有多个核心品种的企业,发展根基更为牢固。
从季度数据的连续性来看,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具有持续性。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11.23%;二季度保持改善势头;三季度则实现强劲增长。这种逐季向好的趋势,表明公司的增长具有扎实基础。
现金流猛增296%:经营质量改善的硬核证明
现金流是检验企业盈利质量的试金石。以岭药业的三季报,在现金流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12.78亿元,同比大增296.19%。这一接近三倍的增长幅度,且现金流净额超过了同期净利润,展现出公司出色的经营质量。
现金流充沛意味着公司不仅实现了账面利润,更将盈利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可支配资金。这些资金可以用于支持研发创新、扩大生产能力、回报股东等方面,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现金流的大幅改善,得益于公司多个方面的优化提升。
首先是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提高。数据显示,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明显缩短,意味着从销售到回款的周期加快,资金使用效率提升。
在医药行业,应收账款管理需要平衡多方关系。以岭药业能够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加快资金回笼,体现了公司在渠道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的进步。
其次是库存管理的优化。从现金流状况改善可以看出,公司在产销协调、库存控制方面取得了成效。合理的库存水平既保障了市场供应,又避免了资金过度占用。
费用管控同样成效显著。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9.03%至13.53亿元;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在费用优化的同时,营业收入仍保持增长,这种“提质增效”的成果直接体现在现金流改善上。
这种费用优化不是简单地压缩开支,而是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以岭药业能够在控制费用的同时保持业务增长,说明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和运营能力在持续增强。
从资产负债结构看,公司财务状况保持健康稳健。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近20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24.8%,财务结构稳健。
充裕的资金和较低的负债水平,为公司战略实施提供了充足空间。既可以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创新管线;也能够适时进行产业布局,增强竞争优势。
在当下发展阶段,现金流表现优异的企业更具发展潜力。以岭药业实现现金流的大幅改善,充分展示了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扎实功底。
从注重规模扩张到关注发展质量,这是中国医药企业正在经历的成长历程。以岭药业通过现金流的显著提升,证明了公司在做大业务的同时,更在做强质量。
研发加码至5.44亿元:构筑长期竞争护城河
在企业成长过程中,考验的不仅是短期业绩表现,更是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以岭药业的选择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夯实创新根基。
2025年前三季度,以岭药业研发费用达5.44亿元,研发强度为9.27%,较去年同期提升0.29个百分点。这一研发投入水平,在中药行业中位居前列。
将时间维度拉长观察,2019年至2024年,以岭药业的研发投入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六年累计投入接近50亿元。这种持续性的投入,体现了公司对创新研发的重视程度。
在循证医学研究方面,以岭药业进行了深入探索。公司累计开展了40余项高标准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果。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研究发表在世界权威医学期刊《自然·医学》上。研究证实,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可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该产品也因此被多部心衰治疗指南推荐。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心梗相关研究同样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等国际知名期刊上,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提供了有效治疗药物选择。这些扎实的临床证据,既提升了产品的学术价值,也增强了临床医生的用药信心。这种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推广方式,展现了公司严谨的专业态度。
在新产品研发方面,以岭药业建立了丰富的产品管线。目前公司在研的中药新药品种有9个,多个产品已进入申报阶段。
今年以来,公司研发管线进展顺利。芪防鼻通片在澳门获得批准,成为澳门首款获批的中成药创新药(OTC);“芪桂络痹通片”新药注册申请获得受理;经典名方“半夏白术天麻颗粒”已完成临床研究并提交上市申请;“小儿连花清感颗粒”的上市申请也获得受理……
这些新产品布局覆盖了呼吸系统、心脑血管、代谢性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特别是2023年已上市的通络明目胶囊,针对的是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这一需求领域,市场潜力值得期待。
在化学药方面,公司也进行了相应布局。除苯胺洛芬注射液已申报生产外,还有多个药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这种中药与化学药并重的策略,既保持了传统优势,也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在国际化推进方面,以岭药业持续拓展。截至目前,公司已有17个专利中药,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注册,覆盖东南亚、北美、中东、非洲等市场。虽然现阶段国际业务占比尚有限,但这种前瞻性布局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纵观以岭药业的三季报,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发展脉络:短期通过经营优化提升盈利水平,中期凭借现金流改善增强财务实力,长期依托研发创新构筑发展根基。业绩增长、现金充沛、研发加码——以岭药业用这份成绩单,展现了一家深耕中医药领域企业的经营智慧和战略远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953知识网 » 三季度净利猛增12倍,研发持续加码促进以岭药业长期向好

1953知识网
信誉商家。在线操作